马里之杰内

更多
13 五 2020 11:26 - 23 一 2021 05:23 #1 mike2
马里之杰内 -----作者 : mike2
杰内(Djenné),内尼日尔三角洲城市,马里中部莫普提区城市公社,2009年估计人口为32,944人。

杰内在历史上与廷巴克图关系很近。15到17世纪,许多的跨撒哈拉贸易将盐、黄金、奴隶等货物在来往廷巴克图的运输中必经杰内。1988年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杰内位于巴马科东北部398千米,莫普提西南76千米,坐落于尼日尔河与巴尼河泛滥平原上,内尼日尔三角洲最南端。城镇面积70 ha,距离巴尼河北部5千米,可以通过渡船到达城镇。

地图

1 杰内大清真寺
2 汽车临时停放处(车站)
3 清真寺前的主要商业大街
4 hotel chez baba

住宿
hotel chez baba
LP上介绍的,按谷歌地图上有2个位置标示有此旅馆,但是实际寻找时,在清真寺附近140米处的那个位置,怎么也没找到,
再后在清真寺广场附近碰到了旅馆的老板,是他带我走了一公里左右,另外一个地方才找到的(位置如图中4所示),
感觉是此旅馆应该是经营权问题,已经一分为二了,或已经从原来位置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
旅馆的单房 12美金/天,带风扇,和蚊帐,自来水的水量还算可以。但是整体旅馆人气不足。
旅馆没有厨房,不能自己作饭。


旅馆外观


旅馆内部

交通
从杰内有大巴直达首都巴马科(bamako)和邦贾加拉(bandiagara)
到巴马科,行程550公里,耗时16.5小时。
到邦贾加拉,行程200公里 ,耗时4.5小时
车站位置在清真寺广场旁的路边。

景点


杰内大清真寺
杰内大清真寺(法语:Grande mosquée de Djenné,英语:Great Mosque of Djenné)是一座闻名于世的苏丹-萨赫勒式建筑巨型土坯建筑。该清真寺位于马里杰内市巴尼河的河漫滩上。该地的首座清真寺始建于13世纪左右,但现今的这座建筑只可追溯到1907年。该建筑是杰内市的城区中心建筑,也是非洲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1988年,这座清真寺与同城的杰内古塔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首座清真寺
该城第一座清真寺的具体始建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一般认为是在1200年到1330年这个时间段内。文献上的最早记载出自al-Sadi所写的《Tarikh al-Sudan》一书。该地的清真寺在成书时的17世纪中叶时已经存在,而书中记录了该地清真寺的更早的一段历史,但据推测仅有可能只是根据一些口述资料整理而得。《tarikh》中叙述说苏丹Kunburu成为穆斯林后,推平了自己的宫殿,另建一座清真寺,而他自己则在清真寺的东面新盖了一座宫殿。他的继任者为清真寺建造了高塔,而其他后辈继任者则构建了围墙
在法国探险家荷尼·凯利(René Caillié)1828年达到杰内城以前,再无其它能找到的对于大清真寺的有效文献记载。荷尼写道:“在杰内城中有一座用泥土建造的清真寺,立有2座巨大但并不算高的塔楼;建造得并不精致,虽然规模很大。人们任由千百只燕子在清真寺上安家。这产生了一股很不好闻的气味。人们为了远离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一般都会跑到外部的小庭院那边去做祷告。”

塞库·阿玛杜的清真寺
在荷尼到达的10年前,富拉尼人领袖塞库·阿玛杜(也即阿赫马杜·洛博)建立了他自己的吉哈德,并占领了这座城市。塞库似乎对当时的清真寺并不满意,一直废弃对该清真寺的修缮工作。那座清真寺可能就是凯利所看到的那座。塞库还把附近的其它几座小清真寺都关闭了。1834年到1836年间,塞库在清真寺的东侧,也就是恰在原宫殿的旧址上,又新建了一座清真寺。新寺庙规模很大,但没有建造塔楼,也没有任何装潢。
1893年4月,路易斯·阿希纳(Louis Archinard)率领法军占领了这座城市。不久,法国记者菲力·杜布瓦(Félix Dubois)来到此地,并描述了旧清真寺的残迹。在他来访时,受损的旧清真寺的内部正被当做墓地使用。杜布瓦在《Timbuctoo: the mysterious》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平面图以及草图,用以描述损毁前的旧清真寺在他的想象中是个什么样子。

现今的清真寺
1906年,管辖城镇的法国当局重建了旧清真寺,而在塞库的新清真寺改建为学校。重建工程由城内的泥瓦匠行会长Ismaila Traoré指挥,使用了许多被强迫参与的劳工,于1907年完工。从那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至少有一部分新的外墙与旧墙在位置上是重合的,但是尚不能肯定支撑穹顶的立柱的布局是否有所变化。所谓"qibla"墙内的3座大塔的对称式布局是清真寺重建后最显眼的新特点。关于重建后清真寺的风格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式建筑影响的问题,还引起过长期的讨论。1910年杜布瓦重游杰内城时,被这座面貌大不相同的建筑所震惊了。他认为这是法国殖民政府弄巧成拙干出来的“好事”,并写道它的外形就像是介于刺猬和教堂管风琴(church organ)之间的不伦不类的过渡品。他认为锥形顶的存在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像极了一座祭拜栓剂(suppositories)之神的巴洛克风格的寺庙。与之相反,作家简-路易·布吉瓦(Jean-Louis Bourgeois)则争辩说,除了里面的一些拱门外,法式风格对建筑的影响很小,而且整体设计算是“基本符合非洲风格的”。
东侧墙的正前面有2块墓地。靠南的大墓地里埋葬有Almany Ismaïla的遗体,他是18世纪的一位重要的伊玛目。在法国殖民早期,为创造一片可以走人的开阔地带,清真寺东侧的一个池塘被泥土填平。这里现在成了每周办一次的集市所在地。

马里的许多清真寺内都加设了电线和管道。有时,建筑物的原始表面由于铺管道的需要而所有修整,从而也破坏了其原本的历史外貌,有时还会破坏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但是大清真寺装备了一套扬声器系统,城内居民为保护建筑的整体性而抵制各种现代化修整。历史遗迹保护专家赞扬当地社区对于文化保全所作的努力,并从90年代起开始关注居民们对清真寺的保护。
1996年,《时尚》杂志在清真寺内办了一场时装表演。《时尚》杂志拍摄了不少衣着暴露的女性模特照片,这超出了当地居民价值观念的接受程度,因此,非穆斯林人从此不再被允许进入该清真寺。
该清真寺也见于2005年电影《撒哈拉》中。


杰内大清真寺侧观


杰内大清真寺侧观 2


杰内大清真寺近观


当地常用的交通


当地常用的交通 2


中午时刻,大清真寺前街道的熙熙攘攘的人们


在主商业街道上卖小吃的当地姑娘


街边刚刚炸好,准备出售的鸡腿


大清真寺前的广场


从旅馆到清真寺的路上

注意
这次去西非时,用来拍照的手机,后来坏了,导致原来手机拍的相片全部丢了(在巴马科,杰内,邦贾加拉用手机拍的相片,全没了),只剩下在杰内用相机拍的寥寥几张相片。
另外,当地人对照相很敏感,所以尤其对单反相机相当敏感。
所以去西非时,最好带一台三防的卡片机,这样既方便随时携带,又在拍照时不会引起当地人的太大反应。

还有,当地卫生条件很不好,最好带上一个抓绒睡袋,这样住旅馆时,可以起到防隔作用。
附件:
最新修改: 23 一 2021 05:23 由 mike2.

请先 登录注册一个新账户 ,再发表评论或文章

页面创建时间: 0.051 秒
Powered by Kunena Forum